Contact
發(fā)布人:讀你心意 閱讀:1153 日期:2021.01.26
作為家長,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。
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都會或多或少需要突破一些成長障礙,這些困難令家長倍感頭疼,也讓孩子束手無策。雖然家長們也在積極尋找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,但是問題的根源始終很難找到。
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,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保障。
受到疫情的影響,根據北京市防疫工作部署,北京市的小學生已經歡快地步入了寒假生活,孩子們也提前回歸了家庭。作為身兼數職的家長,除了照顧孩子的學習、生活、身體健康以外,還要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。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更科學有效、心平氣和地陪伴孩子呢?面對淘氣的孩子,如何引導他們愉快地、高效地完成假期的學習和生活安排呢?如何擁有母/父慈子孝、兄/姐友弟/妹恭的和諧生活呢?
為此,北京讀你心意心理機構特別為家長們設計并研發(fā)了以《愛的管教-“神獸”回籠,家長該怎么辦?》為主題的家庭教育公益講座。
何為“神獸”?“神獸”是一個網絡用語,來自于網絡上網友對自家孩子的稱呼。用神獸這個詞來形容孩子聰明伶俐、可愛、調皮搗蛋,特指讓家長感到無措的孩子。“籠”即孩子生活、學習的環(huán)境。“神獸回籠”指孩子們開始假期,回到家中。
那么,“神獸”是如何養(yǎng)成的呢?
怎樣才能讓“籠”中的“神獸”愉快度過每一天呢?
我們說:“不管是一個生命,還是一個問題,都是從出生——發(fā)展——長成——目前所呈現的問題/狀態(tài)”這樣的一個過程。
我們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質,在遺傳因素和環(huán)境現狀的相互作用影響下,孩子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行為表達方式。
當我們知道孩子是如何長成現在的樣子,那么我們就會有一個疑問,孩子都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、過程當中成長,為什么有的孩子會出現厭學、多動、情緒問題?而有的孩子沒有出現。
一個人,從孩子到長大成人,從離開自己的家到有了自己的家庭,一直需要的無非就是一個字“愛”。
作為家長,我們都很愛我們的孩子,但為什么孩子感受到的“愛”與我們家長所給予的“愛”是不匹配的呢?
為什么孩子不覺得那是我們對他的愛?反而覺得是對他的一種束縛或者是對他的一個消極的、不好的一個影響呢?
當我們給孩子創(chuàng)造“支持、自由、認可、陪伴、理解、界限、關注、接納、尊重、自主、信任......”愛的環(huán)境以后,當我們增加新的視角,從調整孩子的生活環(huán)境、增強孩子的適應能力等方面著手,協助孩子建立心理邊界并遵守行為準則后,孩子一定能夠更加獨立,努力成長為自己最想成為的樣子,我們相信,這也是每一位家長對孩子最美好的期待!在學校教育、社會支持、家庭養(yǎng)育的共同努力下,當愛的陽光灑滿家庭的每一個角落,照亮每一位家庭成員之時,我們會看到更和諧的社會,更溫馨的家庭,以及家庭里培養(yǎng)出的獨立自主、自信樂觀、快樂幸福的孩子。
感謝每一位為孩子的成長認真學習,努力改變的父母,你們每個人都了不起!